五根肋骨骨折如何索賠

一、發生交通事故,五根肋骨骨折如何索要賠償
首先,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損害賠償
首先要有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這是所有賠償責任依據的開始。根據交警隊的責任劃分比例進行承擔責任。如果有保險的,盡快與保險公司聯系。
其次,對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致人人身損害,主要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住院費,護理費,營養費,誤工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精神損害賠償等。建立的基礎是傷殘等級鑒定基礎之上。傷殘等級鑒定是由專門的鑒定機構鑒定。
第三,傷殘等級后確認后,依據當地的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以及受害人的年齡、戶籍來確認各項賠償責任。
二、肋骨骨折賠償多少錢,法律上是如何確定的
專業分析一、
10級,具體以相關部門的鑒定為準。根據《人體損傷殘疾程度鑒定標準》
2、
10、
30,“2根以上肋骨骨折,畸形愈合。”屬于10級傷殘。
二、10級的話,賠償項目包括
1、醫療費按實際花費
2、住院伙食補助費;
3、誤工費
4、護理費
5、二次手術費(如果有的話)
6、殘疾賠償金(按傷殘等級)
7、交通費。主要是醫療費和二次手術費按實際發生結算,其他費用金額10級的話都不高,殘疾賠償金大約會在
5、4萬左右。
【溫馨提示】遇到相似問題不要慌,點擊咨詢快速找到專業、合適的律師,1對1深度溝通法律需求,
3~15分鐘獲得解答!
三、肋骨骨折賠償標準?
一般在治療終結后進行傷殘鑒定后,根據傷殘等級和收入等因素進行賠償。骨折賠償多少錢要根據傷殘鑒定的級數才能確定賠償數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5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年度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賠償年限×傷殘系數。根據上述我國法律相關規定可以看出,確定傷殘賠償金的總額,需要明確1、賠償等級——受害人人身損害傷殘的等級。
2、賠償年限——六十歲以下的、六十歲到七十五歲的、七十五歲以上的所適用的賠償年限計算方法不同。造成骨折的其實也要區分清楚不同的情況,因為有的骨折其實并不嚴重,甚至都還評不上殘,那此時作出的賠償自然也就不會太多。但要是骨折嚴重并且經過鑒定構成傷殘的話,相比之下此時法律中對交通事故骨折賠償標準的規定就要高一些。
引用法規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25條
四、交通事故頸部骨折賠償多少錢
1、申請做傷殘鑒定,根據傷殘等級來計算傷殘賠償金等相關費用;1級傷殘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20年再乘以100%,2級傷殘則乘以90%,依此類推,9級傷殘乘以20%,10級傷殘乘以10%。
2、要求對方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被扶養人生活費,精神賠償金,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以上就是對交通事故頸部骨折要賠償多少錢的解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五、交通事故,骶五骨骨折,不能驗級,能賠償多少錢?
1.交通事故賠償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鑒定費、財產損失費(修車等)、傷殘賠償金、精神撫慰金。
2.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殘支出的各項合理費用(包括但不限于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和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六、交通事故賠償案例肋骨骨折索賠需賠償多少?
1、交通事故我全責對方一根肋骨骨折的要賠的錢應當根據實際損傷產生的費用計算,其中費用應當包括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