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問題

一、交通事故賠償問題,包括死亡賠償、傷殘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根據你的問題解答如下受害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主要包括以下賠償項目1、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20年計算。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2、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標準3、被扶養人生活費,被撫養人是未成年人的,計算至18周歲是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20年。但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1歲減少1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
4、家屬交通費,原則不超過三人處理交通事故的合理交通費超過的按三人計算。
5、家屬住宿費,原則不超過三人處理交通事故的合理住宿費超過的按三人計算。
6、家屬誤工費,原則不超過三人處理交通事故的合理誤工損失超過的按三人計算。
7、精神損害撫慰金。受訴法院所載地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精神損害賠償數額也有所不同。
8、搶救費。按實際發生的計算。第七十條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更多相關知識請咨詢聽律網網專業律師為您做進一步的解答和分析。
二、交通事故處理程序,交通事故賠償的問題!
交通事故賠償程序具體如下公安機關處理交通事故,應當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確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情況后,召集當事人和有關人員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損害賠償的調解期限為三十日,公安機關認為必要時可以延長十五日。對交通事故致傷的,調解從治療終結或者定殘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致死的,調解從規定的辦理喪葬事宜時間結束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僅造成財產損失的,調解從確定損失之日起開始。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調解書,由當事人和有關人員、調解人簽名,加蓋公安機關印章后即行生效。公安機關應當將調解書分別送交當事人和有關人員。調解期滿后未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調解終結書,由調解人簽名,加蓋公安機關印章,分別送交當事人和有關人員。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公安機關不再調解,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三、交通事故可索要精神賠償的情形,相關規定
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可向責任人主張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包括有因人身權益或者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受到侵害的;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的;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遺骨等受到侵害的等。
四、交通事故賠償問題
你好,交通事故賠償比例是多少在《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其中的第六條規定,交通事故責任者應按照所負交通事故責任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負全部責任者,承擔符合規定損失的100%負主要責任者,承擔符合規定損失的60%至80%負同等責任者,各承擔符合規定損失的50%負次要責任者,承擔符合規定損失的20%至40%三方以上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參照上述原則確定。
引用法規
[1]《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 第六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