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偷稅漏稅誰責任最大 偷稅漏稅誰的責任最大
一、企業偷稅漏稅,誰的責任最大?
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未繳或少繳部分稅款及滯納金,并處未繳或者少繳部分稅款50%以上到相應數額五倍以下區間值罰款。比如應繳稅額100萬,實際繳稅50萬。稅務機關除了追繳差額稅金50萬之外,還可加收部分遲延繳納滯納金,并且可以開出25萬至250萬元區間罰單。此外,依照刑法規定,偷稅可能構成犯罪。舉例說明,偷稅數額達到應當繳納稅額的總數10%以上,30%以下,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以上10萬以下,或者曾經因為偷稅被稅務機關兩次行政處罰后再次偷稅的,符合以上兩種情形之一的,將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若偷稅數額達到應當繳納稅額總數30%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個人偷稅的并處罰金。單位偷稅的將追究直接責任人員的人身性刑罰。
二、偷稅漏稅的最大責任人是誰
你好,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交稅嗎如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明確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
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國稅發[
1999]178號文中規定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具體計稅公式如下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免稅收入額-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工齡-費用扣除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工齡公式中“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是指個人取得的補償收入時實際繳納到地方稅務機關、勞動社會保障部門或政府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指定專戶的部分,對未實際繳納的不得扣除。如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已于當月發放工資中扣除,則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計算時不可再重復扣除。“工齡”是指計算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的個人實際工作年限,如果實際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三、偷稅漏稅的責任,誰對誰錯?
1、須獲得出租人的書面同意。出租人將租賃房屋進行轉租的行為必須先行獲得出租人的書面同意,否則即構成無權處分行為,其轉租行為的有效還是無效就處于待定狀態,只有取得出租人的事后同意或者租賃房屋的所有權,該轉租行為才能被認定為有效。
2、房客查看房主產權原件,房屋租賃許可證原件,房主身份證原件。及產權證的產權人與身份證相同。并索取復印件做為租房合同附件。
3、出租人出售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4、房屋租賃,出租人和承租人必須辦理租賃登記備案手續,辦理備案需要提交的資料
1、房地產權證書或者其他合法權屬證明;
2、出租人、承租人的個人身份證明或者法人、其他組織的登記注冊證明;
3、房屋租賃合同。
5、承租人不退出租賃關系,既享有承擔原租賃合同中的承租人權利義務,也享有承擔新轉租合同中的出租人權利義務。當然,這一注意事項也可以因出租人、承租人、次承租人三方進行協商后予以變更。
6、當有房客來租房時,女房主一定要有男性家人陪伴,對自身的安全也有一定的保護,在租房時需在這方面應該十分注意。
7、簽租房合同時一定不能大意草率,不著急簽字。
四、偷稅漏稅的法人股東有責任嗎?
一般法人會受到處罰,股東沒有責任。法人代表和財務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是需要根據公司偷稅漏稅的目的來確定的。一般的偷稅漏稅公司法人代表會受到處罰,財務不會受到處罰,如果是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虛開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的行為,那么法人代表和財務會受到處罰。
五、公司偷稅漏稅和監事有責任嗎?
公司偷稅漏稅和監事肯定是有責任的,監事應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