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的處罰和法律規定

一、交通事故逃逸的處罰及法律規定
若是當事人在發生交通事故之后,進行了逃逸,那具體的量刑標準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判斷的,若是沒有造成交通事故的,那要對當事人處以15日以下行政拘留,若是造成事故的,當事人可能要成承擔刑事責任。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規定是什么,法律怎么規定的
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規定如下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2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交通肇事罪,有肇事逃逸情節,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并且吊銷駕駛證,終生不得再取得。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引用法規
[1]《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三、交通事故責任人逃逸構成條件,處罰規定有哪些
1.主觀方面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
2. 客觀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即該行為是否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
【法律依據】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引用法規
[1]《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第九十二條
四、交通事故逃逸行政處罰有哪些,有沒有法律依據
律師解答
交通事故逃逸行政處罰交通事故逃逸如果尚未構成犯罪,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對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造成重大事故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第一百零一條第二款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條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溫馨提示】如您正遇到法律難題不知道怎么解決?或者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律師,請點擊咨詢按鈕,可以根據你的大概情況為匹配到最合適的本地專業律師。
引用法規
[1]《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
[2]《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條
[1]《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
[1]《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百零一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