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后如何處理?有沒有法律規定?

一、發生交通事故后處理有哪些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發生交通事故后,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處理
1、記錄肇事車輛信息,例如肇事車輛號牌、車型、顏色等信息,防止肇事車輛逃逸進而引起索賠困難。
2、保存好己方受損失的相關證據。無論是人身傷害還是財產損失,在要求賠償時都必須提供確實、充分的證據。
3、若是造成嚴重傷情的,應該要求交警部門做傷殘評定,根據傷殘鑒定協商賠償數額。
4、可以就賠償數額達成一致意見的,雙方應當簽訂相應的協議書,并按照協議書上載明的履行相應的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條
二、發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的雙方責任如何確定(新)
1、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四)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2、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擔全部責任
(一)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二)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
為逃避法律責任追究,當事人棄車逃逸以及潛逃藏匿的,如有證據證明其他當事人也有過錯,可以適當減輕責任,但同時有證據證明逃逸當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項情形的,不予減輕。
三、發生了交通事故,責任該如何確定
1、首先要確定交通事故的責任,必須要依據法律確認事故各方的法律義務。
2、然后還要依法確定各方法律義務的優先原則,確認交通事故中各方行為的作用及其過錯的嚴重程度。
3、最后再根據各方在交通事故中的行為和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不同的交通事故責任。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
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并送達當事人。
引用法規
[1]《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條
四、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責任人如何確定
交通事故根據其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確定方法,確定方式如下1、因租賃、借用等情形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
2、轉讓并交付但未辦理登記情形下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由受讓人承擔賠償責任;
3、盜搶情形下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由盜竊人、搶劫人承擔賠償責任。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