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對方肇事逃逸需要哪些證據,法律上的標準是什么?

一、起訴對方肇事逃逸需要哪些證據,法律上的標準是什么
律師解答起訴對方肇事逃逸需要的證據主要有
1、交通事故認定書;
2、對方駕駛員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交強險單及對方車主身份證或法人代表證明的復印件,這些復印件可以向交警部門咨詢;
3、本人醫療費發票、病歷資料、出院小結、死亡證明、傷殘鑒定書等人身損害或者財產損害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并送達當事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
【溫馨提示】并不是每種情況都是客觀一致的,一個同類型的答案能夠解決我們遇到的85%法律風險。但真正的解決方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復雜的情況下,建議盡快咨詢專業律師,獲得針對性解答!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條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保險公司賠嗎,有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
對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保險公司只賠付交強險,商業險不進行賠償。1、對于交強險部分,法律并未將肇事逃逸歸入保險公司的免責事由之內,機動車駕駛人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逸;
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2、對于商業險部分,在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中,交通肇事逃逸的影響只及于事故發生之后,投保人只應對逃逸行為擴大損害的部分負責。
保險人以肇事逃逸由為免除自己的全部賠償責任,違反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和保險法的規定,屬于無效條款。
【法律依據】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被保險機動車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
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依法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引用法規
[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第二十一條
三、起訴對方肇事逃逸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首先,起訴對方交通肇事逃逸需要的證據一般有《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向交警部門申請要求提供對方駕駛員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交強險單及對方車主身份證或法人代表證明的復印件。
其次,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
引用法規
[1]《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條
四、關于交通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能否按法律規定賠償的相關問題
存在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強險是需要進行報銷的,交通肇事逃逸并不符合保險的免賠條件,司機可以向保險公司要求賠償,如果交通事故的損害,是由受害者故意造成的,保險公司是可以不支付賠償款的。
五、肇事逃逸扣分法律依據
沒有人員傷亡的肇事逃逸,需要扣分,一次記6分。除此之外,肇事逃逸的處罰如下1、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2、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溫馨提示】如您正遇到法律難題不知道怎么解決?或者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律師,請點擊咨詢按鈕,可以根據你的大概情況為匹配到最合適的本地專業律師。
引用法規
[1]《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
六、肇事逃逸是否由交警認定?
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責任而駛離現場、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等8種情況將被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6.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以上八種行為可以認定為交通事故逃逸行為,并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追求肇事者的刑事責任。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