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頂包如何處理?相關法律法規有規定嗎?

一、交警如何處理交通事故頂包?
交通肇事后讓人“頂包”的行為,分為兩種情況。在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頂包”人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會受到行政處罰。在肇事人構成犯罪的情況下,“頂包”人涉嫌構成包庇罪。根據刑法規定,明知對方犯罪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構成包庇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一十條
二、交通事故頂包屬于什么性質,有相關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
交通事故頂包的性質屬于違法甚至犯罪行為。在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頂包人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行為,會受到行政處罰;在肇事人構成犯罪的情況下,頂包人涉嫌構成包庇罪,會受到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一十條
三、交通事故頂包的處理和處罰
關于“頂包”行為法律責任的區分,首先,找人“頂包”的實際肇事者,主觀上讓他人頂替自己交通肇事的犯罪行為,企圖逃避法律追究;客觀上為使頂罪行為得以實現,一般肇事者在事故發生后不是去查看、救助受害人,而是離開現場,聯系朋友,預謀頂罪事宜。即使在現場,也不會承認自己是肇事者,而是由頂替人向交管部門作虛假供述。因此,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逃逸,構成交通肇事罪,并適用肇事后逃逸情節予以量刑。這就是關于肇事人員在發生交通事故頂包怎么處理的解答。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