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哪里有免費法律咨詢?
![鄭州哪里有免費法律咨詢?](https://p2.tinglv.cn/202308/06/b3706f0b406bb59f.jpg)
一、鄭州公司法務律師收費標準
1、按服務時間收費(每小時100-300元不等)
2、按工作日標準收費(每日300-500元不等)。
3、按年度標準收費。
4、根據案件難易程度和復雜程度定價。
5、根據案件的標的額大小、涉及人數、涉案金額等定價。
6、按照案件性質及影響范圍大小定價。
7、根據客戶要求定制。
8、其它方式。
二、鄭州律師起訴的費用新律師起訴費用
律師一般收費標準是幾千元左右,律師收費標準并沒有在法律上進行統一規定,一般情況下在幾千元左右。以下標準可作參考
(一)不涉及財產關系的,基準收費標準為5,
000元-
30,000元/件,可合理上浮。
(二)涉及財產關系的,按照爭議標的額分段按比例累加收費
1、10萬元以下部分(含10萬元)收費比例為8%-
10%,收費額不足5,000元的按5,000元/件收取;
2、10萬元至50萬元部分(含50萬元)為7%-
9%;
3、50萬元至100萬元部分(含100萬元)為6%-
8%;
4、100萬元至500萬元部分(含500萬元)為5%-
7%;
5、500萬元至1,000萬元部分(含1,000萬元)為4%-
6%;
6、
1,000萬元至2,000萬元部分(含2,000萬元)為3%-
5%;
7、
2,000萬元至5,000萬元部分(含5,000萬元)為2%-
4%;
8、
5,000萬元以上部分為1%-
3%。
三、鄭州銷售不合格醫療器械罪委托律師辯護怎樣收費
1、 一審階段
① 偵查階段(含檢察院自偵)
6000-18000元人民幣;
② 審查起訴階段
6000-30000元人民幣;
③ 審判階段
8000-50000元人民幣;
④ 代理刑事自訴、附帶民事訴訟6000-60000之間協商收費(案件復雜程度、民事訴訟標的等)。
⑤ 涉及國家安全罪、涉黑涉毒犯罪以及其他重大疑難案件,代理費按上述標準的2倍收取。辦理案件需要異地出差的,交通費、住宿費、長途電話費等由委托方承擔,該等費用可以實報實銷,也可以協商一固定數額包干使用。
2、 二審階段
① 未代理一審只代理二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標準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② 曾代理一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收費的二分之一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③ 代理二審后發回重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二審收費的二分之一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3、 再審(申訴)階段
① 未曾代理一、二審而單獨代理再審(申訴)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標準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② 曾代理一審或二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或二審收費的二分之一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四、鄭州別人起訴我律師費誰出
律師費由聘請人自行承擔,由敗訴方承擔訴訟費的情形包括1、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
《著作權法》第49條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2、商標民事糾紛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商標法規定的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包括權利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案件具體情況,可以將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律師費用計算在賠償范圍內。”
3、專利糾紛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規定“人民法院根據權利人的請求以及具體案情,可以將權利人因調查、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計算在賠償數額范圍之內。”如果專利糾紛案件中律師費要計算在被告的賠償數額范圍之內,必須是以“因調查、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為前提?!?br>
4、不正當競爭案件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p>
引用法規
[1]《著作權法》 第49條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17條
五、鄭州消費者投訴流程及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
鄭州消費者投訴流程如下鐋鑼投訴的在12315互聯網平臺進行注冊;注冊之后登錄,點擊頁面中的“我要投訴”;根據頁面提示分別選擇投訴單位、填寫消費信息、填寫業務信息;提交之后,投訴成功。電話投訴的直接撥打121315熱線電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