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區(qū)網(wǎng)上的法律咨詢平臺
一、虎丘區(qū)律師按什么標準收取費用
律師一般收費標準是幾千元左右,律師收費標準并沒有在法律上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在幾千元左右。以下標準可作參考
(一)不涉及財產(chǎn)關系的,基準收費標準為5,
000元-
30,000元/件,可合理上浮。
(二)涉及財產(chǎn)關系的,按照爭議標的額分段按比例累加收費
1、10萬元以下部分(含10萬元)收費比例為8%-
10%,收費額不足5,000元的按5,000元/件收取;
2、10萬元至50萬元部分(含50萬元)為7%-
9%;
3、50萬元至100萬元部分(含100萬元)為6%-
8%;
4、100萬元至500萬元部分(含500萬元)為5%-
7%;
5、500萬元至1,000萬元部分(含1,000萬元)為4%-
6%;
6、
1,000萬元至2,000萬元部分(含2,000萬元)為3%-
5%;
7、
2,000萬元至5,000萬元部分(含5,000萬元)為2%-
4%;
8、
5,000萬元以上部分為1%-
3%。
二、虎丘區(qū)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標準規(guī)定,新律師服務收費標準政府指導
一、政府指導價案件收費標準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律師服務收費的基準價及浮動幅度按規(guī)定標準執(zhí)行。在標準未公布之前,參照《律師服務收費行業(yè)指導意見》執(zhí)行。(一)、刑事案件收費指導標準
1、刑事案件收費按照各辦案階段分別計件確定收費標準。
1、偵查階段,每件收費3000—15000元。
2、審查起訴階段,每件收費5000—20000元。
3、一審階段,每件收費5000—30000元。
2、二審、死刑復核、再審、申訴案件以及刑事自訴案件按照一審階段的收費標準收取律師服務費。
3、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按照民事訴訟案件收費標準收取律師服務費。刑事案件涉及指控數(shù)額的,可以參照民事案件收費標準收費。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時涉及幾個罪名或者數(shù)起犯罪事實的,可按照所涉罪名或犯罪事實分別計件收取。
(二)、民事案件收費指導標準
1、民事案件按審判階段確定收費標準。
1、計件收費標準
不涉及財產(chǎn)關系的每件收費2000—10000元。
2、按標的額比例收費標準
10萬元以下部分(含10萬元),收費3000-5000元;
10萬元至100萬元部分(含100萬元),
3-
5%;
100萬元至1000萬元部分(含1000萬元),
2-
4%;
1000萬元至5000萬元部分(含5000萬元),
1-
3%;
5000萬元以上部分,
0.
5—
2%。
按案件爭議標的額差額累進計費。
2、實行風險代理收費,最高收費金額原則上不得高于與委托人約定的財產(chǎn)利益的30%。
3、再審、申訴、執(zhí)行案件分別參照一個審判階段確定的收費方式和收費標準收取律師服務費。
(三)、行政案件和國家賠償案件收費標準
1、行政案件和國家賠償案件以每個審判階段計件確定收費標準。
2、計件收費標準為每件3000—20000元。
3、涉及財產(chǎn)關系的,可比照民事案件按標的額比例收費標準執(zhí)行。
三、質量問題投訴哪個部門,法律上如何認定質量問題如何投訴
質量問題投訴可以找以下部門下1、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到當?shù)氐氖袌霰O(jiān)督局管理局進行投訴;
2、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負責市質量管理工作;
3、消費者協(xié)會,消費者可以選擇到消費者保護協(xié)會等法律授權的組織進行投訴;
4、企業(yè)主管部門,可以向生產(chǎn)該產(chǎn)品的企業(yè)主管部門投訴;
5、商檢部門,主管全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
6、人民法院。
產(chǎn)品質量問題賠償標準如下
1、消費者因產(chǎn)品質量問題最高可以獲得原產(chǎn)品價格的十倍賠償;
2、經(jīng)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500元的,為500元;
3、因產(chǎn)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傷害的,侵害人應當賠償醫(yī)療費、治療期間的護理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等費用;
4、因產(chǎn)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財產(chǎn)損失的,侵害人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應當賠償損失;
5、生產(chǎn)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chǎn)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nèi),采取措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有關行政部門應當聽取消費者和消費者協(xié)會等組織對經(jīng)營者交易行為、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意見,及時調查處理。
【溫馨提示】在文章的最后,聽律網(wǎng)網(wǎng)提醒,并不是每種情況都是客觀一致的,一個同類型的答案能夠解決我們遇到的85%法律風險。但真正的解決方案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復雜的情況下,建議盡快咨詢專業(yè)律師,獲得針對性解答!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二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