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是否需要律師進行法律咨詢?
一、民事訴訟需要請律師嗎?沒有錢請律師怎么辦?
1、如果自己不具備訴訟的能力和條件,也沒有專人指導,那么建議還是請律師,勞動仲裁訴訟免費,不過律師費需要自己出,畢竟律師付出勞動,應該得到勞動報酬;
2、如果申請人是農民工,可以到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成功的話,中心會指派一名律師免費為申請人打官司;
3、法律依據《法律援助條例》
第六條律師應當依照律師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服務,依法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接受律師協會和司法行政部門的監督。
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引用法規
[1]《法律援助條例》 第六條
[2]《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二、民事訴訟中如何確定委托人是否是律師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引用法規
[1]《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
三、行政訴訟起訴需要律師嗎?法律上的標準是什么?
律師解答律師是接受委托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沒有法律規定行政訴訟起訴必須聘請律師,是否聘請律師提供法律服務,完全由起訴人自行決定。
但鑒于行政訴訟專業性強,如果起訴人自身不具備行政訴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經驗,建議聘請律師提供法律服務。
聘請律師的優勢主要有
1、律師都是通過律師資格或司法考試的專業人才,具備扎實的法律專業知識;
2、獲得律師資格或法律職業資格后,必須通過至少一年的律師事務所實習才能獲得律師執業資格,律師就是專業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除了精深的專業知識外,還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執業技能、技巧;
3、現行法律也賦予了律師代理人多于非律師代理人的執業權利;
4、律師均有執業保險,若律師在執業過程當中存在過錯,并造成當事人損失的,由保險機構代為賠償。
【溫馨提示】當前回復為大多數情況的參考答案,若未能解決您的法律問題, 建議直接咨詢律師,5分鐘快速響應,問題解決率更高。
四、審判階段律師會見被告人的作用有哪些?
1、律師在會見被告人之前已詳細審閱過全部案卷,總結案件的疑點、難點,找到辯護的關鍵所在,然后再帶著策略去找自己的當事人。
2、聽取被告人對《起訴書》的意見,進一步根據閱卷情況與被告人進行徹底溝通,核對案件事實,對全案不符合邏輯的環節進行有效過濾。
3、聽被告人的自行辯護意見,并將律師初步形成的辯護觀點給被告人交待,以征求其意見。
4、向被告人詳細告知庭審過程。
5、向被告人傳授庭審技巧。
6.向被告人傳授如何有效的自我辯護。
7、再次詢問和核對有關證明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
8、再次詢問被告人有無新的證據和證據線索。
9、詢問被告人對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意見。
10、如果被告人確實沒有犯罪,鼓勵其勇敢翻供,不要怕被定上個“認罪態度不好的罪名”。
11、給被告人以其他法律幫助。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