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項目是否一定要有合法批文?
一、征地批文是合法征地的必要條件嗎?
此前,在明律師為大家初步解析了土地征收中“一書四方案”(點擊《如何利用“一書四方案”進行征收維權?》)的與其在維權之中的作用。我們已經知道,“一書四方案”層層上報的目的,是為了最終獲取征收土地的批準文件,即通常所說的“征地批文”。顯然,征地批文在征地項目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一個項目能否啟動的最重要文件依據。那么,征地批文究竟是什么?現行法律、文件又對它有著什么樣的細化規定?本文,在明律師為大家解析這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我們首先來依據《土地管理法》的現行規定把這個問題進行一下梳理我們知道,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時,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而不能直接在集體土地上建設。這里所說的國有土地,就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城市的),和國家征收的原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農村的)。因此,要建設,就很可能涉及征地。按照土地的用途不同,又分為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因此,這里就涉及農用地轉用審批的問題,這也是征地項目發起前的必經程序。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準。此外,大部分建設項目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這里面就分為兩種情況了,簡單地理解,重大項目,國務院批;一般項目,省級政府批。農轉建之后,就要辦理征收審批手續。其中征收基本農田、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的,其他土地超過70公頃的要由國務院批準;上述3種情形以外的,省級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即可。這就是被征收人口中津津樂道的“征地批文”的法律規定。需要指出的是,為了各項建設工程及時啟動,應當盡量遵循對農用地轉用的批準和對征地的批準在同一政府一次辦理的原則,兼采“就高不就低”的準則,即國務院、省政府各自權限內能辦的一次辦,省政府權限內無法一次辦的還要再上報國務院辦。具體規定大家可以參考《土地管理法》第45條的規定。通常來說,大家可以把這兩個東西當做一個東西看待。至此,我們已經清楚了征地批文是什么。簡單地說,征地批文有了,就可以“從山上下來”,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了,此后便進入了征地補償安置的程序中。沒有征地批文,這地就不能動,道理非常簡單。現在的問題是,有了征地批文,征地項目就一定合法嗎?對此,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的青年律師陳麗芳表示,答案是不確定的——至少有以下幾種常見的情況值得廣大被征收人注意其一,征地批文過期失效。《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中規定,農用地轉用批準后,滿兩年未實施具體征地或用地行為的,批準文件自動失效;《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審查報批工作的意見》也規定,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批準文件有效期兩年。經依法批準后,市、縣兩年內未用地或未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有關批準文件自動失效。據此,對于征地批文尾部的日期,被征收人應特別予以關注。其二,超越法定審批權限的“拆分審批”。《決定》中還規定,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的審批權在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不得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下放土地審批權。嚴禁規避法定審批權限,將單個建設項目用地拆分審批。也就是說,被征收人要看清征地批文的征地面積、性質與審批主體是否相匹配,是否存在超越法定權限的問題。“拆分審批”的目的則在于規避國務院審批而試圖在省內解決問題,這是為規定所明令禁止的。其三,“未批先占”與“少批多占”。《土地管理法》第76條規定,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超過批準的數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此條即是對通常所說的“未批先占”和“少批多占”行為的法律責任規定,其直接責任人員將面臨黨紀、政紀處分直至被追究刑事責任。實踐中,這種“先上車后買票”的先斬后奏情形仍較為多見,故被征收人一定要注意審批的征地面積與實際的征地面積是否相吻合的問題。其四,“以租代征”需警惕。《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禁止擅自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禁止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擅自擴大建設用地規模。這種情形的出現意味著用地單位并沒有實際辦理征地審批手續,通常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的違法行為相關。另一個被征收人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征地批文如何才能看到呢?是否需要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呢?陳麗芳律師指出,根據政府信息“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必須主動公開以下信息1. 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依法批準用地的批復文件,即本文所述的征地批文;
2. 地方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批準用地的文件(有變化的要表述變化前后情況);
3. 征地告知書以及履行征地報批前程序的相關證明材料;
4. 市、縣政府用地報批時擬定的“一書四方案”;
5. 征地批后實施中征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有關材料。據此,征地批文是政府應當依職權主動公開的信息,如果農民朋友們看不到,就說明征收方存在程序違法的可能。在明律師最后想提示廣大被征收人的是,無論是征地批文還是“一書四方案”,均是極為復雜、專業的一整套審批文件。其中的審查必須細致,而不能簡單的以“有沒有”來判斷項目是否合法。譬如“一書四方案”中所涉及的勘測定界圖,就屬于依申請才能公開的。然而實踐中卻存在“圖”和“地、房”對不上的情況,甚至會出現用別的地方的圖冒充涉案項目圖紙的情形。被征收人若要實現維權目的,就務必要在公開、審查的過程中“膽大心細”,敢于申請敢于質疑,必要時可需求專業征收維權律師的幫助。我們希望本文能對大家理解征地批文的法律性質有所幫助。
有了征地批文,征地項目就一定合法嗎?
引用法規
[1]《土地管理法》 第45條
[1]《土地管理法》 第76條
二、征地批文與征地行為是否合法
凡遇征收必有補償,征地必有批文。在我國土地征收是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城市的發展也需要動用大量的土地,但征收土地要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很多時候咱們判斷征地是否合法的最重要標準就是有無征地批文。那么,有了征地批文就可以說征地是合法的嗎?這其中的門道并沒有那么簡單。下面由拆遷律師團為大家做更深入分析。有征地批文就說明征地是合法的嗎,話不能這么說!有了征地批文,征地項目就一定合法嗎?答案是不確定的——至少有以下幾種常見的情況值得廣大被征收人注意。情況一,征地批文過期失效《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中規定,農用地轉用批準后,滿兩年未實施具體征地或用地行為的,批準文件自動失效。《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審查報批工作的意見》也規定,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批準文件有效期兩年。經依法批準后,市、縣兩年內未用地或未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有關批準文件自動失效。據此,對于征地批文尾部的日期,被征收人應特別予以關注。情況二,超越法定審批權限的“拆分審批”《決定》中還規定,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的審批權在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不得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下放土地審批權。嚴禁規避法定審批權限,將單個建設項目用地拆分審批。也就是說,被征收人要看清征地批文的征地面積、性質與審批主體是否相匹配,是否存在超越法定權限的問題。“拆分審批”的目的則在于規避國務院審批而試圖在省內解決問題,這是為規定所明令禁止的。情況三,“未批先占”與“少批多占”《土地管理法》第76條規定,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超過批準的數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此條即是對通常所說的“未批先占”和“少批多占”行為的法律責任規定,其直接責任人員將面臨黨紀、政紀處分直至被追究刑事責任。實踐中,這種“先上車后買票”的先斬后奏情形仍較為多見,故被征收人一定要注意審批的征地面積與實際的征地面積是否相吻合的問題。情況四,需警惕“以租代征”《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禁止擅自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禁止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擅自擴大建設用地規模。這種情形的出現意味著用地單位并沒有實際辦理征地審批手續,通常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的違法行為相關。另一個被征收人普遍關心的問題是,征地批文如何才能看到呢?是否需要申請政府信息公開呢?根據政府信息“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必須主動公開以下信息1. 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依法批準用地的批復文件,即本文所述的征地批文;
2. 地方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批準用地的文件(有變化的要表述變化前后情況);
3. 征地告知書以及履行征地報批前程序的相關證明材料;
4. 市、縣政府用地報批時擬定的“一書四方案”;
5. 征地批后實施中征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有關材料。據此,征地批文是政府應當依職權主動公開的信息,如果農民朋友們看不到,就說明征收方存在程序違法的可能。以上就是拆遷律師團對于征地批文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并不是說有征地批文土地征收就一定合法的。有了征地批準只是可以征收土地,但在征地的過程中也要遵守相應法律規定、按流程來征收,才合法有效。如果您遭遇了征地不合法的行為或者補償不合理的情況,建議您要警惕起來,積極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
有了征地批文,征地行為就一定是合法的嗎?
引用法規
[1]《土地管理法》 第76條
三、征收方沒有批文就征地合法嗎
專業分析1.沒有征地批文屬于違法征地,但有了征地批文也不一定合法。
2.征地擬公告出來后,市、縣、區級人民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對征地情況進行調查,查清擬征地的權屬、地類、面積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情況,計算征地涉及的需要安置農民的情況,擬定征地補償標準及人員安置方案,并由被征地村(居)委會、被征地農民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共同確認簽字。
四、公司沒有征地批文但有征地批準文是否合法?
專業分析1.沒有征地批文屬于違法征地,但有了征地批文也不一定合法。
2.征地擬公告出來后,市、縣、區級人民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對征地情況進行調查,查清擬征地的權屬、地類、面積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情況,計算征地涉及的需要安置農民的情況,擬定征地補償標準及人員安置方案,并由被征地村(居)委會、被征地農民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共同確認簽字。
五、征地批文證明征地合法的文件
不一定合法,——至少有以下幾種常見的情況值得廣大被征收人注意其一,征地批文過期失效。《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中規定,農用地轉用批準后,滿兩年未實施具體征地或用地行為的,批準文件自動失效;《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審查報批工作的意見》也規定,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批準文件有效期兩年。經依法批準后,市、縣兩年內未用地或未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有關批準文件自動失效。據此,對于征地批文尾部的日期,被征收人應特別予以關注。其二,超越法定審批權限的“拆分審批”。《決定》中還規定,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的審批權在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不得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下放土地審批權。嚴禁規避法定審批權限,將單個建設項目用地拆分審批。其三,“未批先占”與“少批多占”。《土地管理法》第76條規定,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超過批準的數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其四,“以租代征”需警惕。《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禁止擅自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禁止通過“以租代征”等方式使用農民集體所有農用地進行非農業建設,擅自擴大建設用地規模。這種情形的出現意味著用地單位并沒有實際辦理征地審批手續,通常與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委會的違法行為相關。
引用法規
[1]《土地管理法》 第76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