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資縣工傷咨詢
一、在哪里申報工傷,怎樣在線申報工傷
發生工傷事故后,由用人單位、職工或職工直系親屬或工會準備法律規定的材料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申請。 首先,在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患有被診斷的職業病時,用人單位應主動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起工傷認定申請,如果用人單位在規定的一年期間內沒有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也可以申請。注意申請的機構是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而不是安全監察部門或社會保險機構。在按照規定是省一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時,按照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在申請時準備的材料有記載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的工傷認定申請表、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和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等。這就是工傷在哪里申報的回答二、我是我是油田工人,工傷,怎么申請傷殘補助金
申請提交材料1、《工傷職工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申請表》;
2、工傷職工勞動合同;
3、已辦理的退工通知單;
4、已辦理的停保花名冊;
5、申請之日近2年的社會保險征繳情況稽核結論書。
用人單位向工傷保險管理中心提交材料后,工傷保險管理中心對材料進行審核,受理,并對申請受理進行調查和核實,確保后,60天內,將符合規定的賠償一次性支付給工傷職工。
三、工傷認定,單位沒有申請工傷怎么辦
發生工傷,用人單位應自發生事故傷害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未申請的,勞動者可自發生事故傷害之日起一年內,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傷認定申請表(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對是否屬于工傷,用人單位與職工產生分歧的,由用人單位負責舉證。在通常情況下,職工發生事故傷害后,用人單位不及時或者根本不申請工傷認定的根本原因在于,用人單位認為該職工的事故傷害不屬于工傷的范疇。那么對于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我國法律規定由用人單位負責舉證。用人單位一旦無法舉證充分證明自己的觀點,那么將面臨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即一般情況下,會依法認定職工工傷事故成立。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詢律師來進行界定。四、哪些情況可以被認定為工傷,工傷申請如何進行
一、哪些情況可以被認定為工傷根據國家頒布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規定,職工由于下列情形負傷、致殘、死亡的,應認定為工傷
1、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者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的。在緊急情況下,雖未經本單位負責人指定,但從事直接關系本單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2、經本單位負責人安排或者同意,從事與本單位有關的科學試驗、發明創造和技術改進工作的。
3、在生產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造成職業病的。
4、在生產工作的時間和區域內,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傷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緊張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
5、因履行職責遭致人身傷害的。
6、從事搶險、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
7、因公、因戰致殘的軍人復員轉業到企業后舊傷復發的。
8、因公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者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傷害或者失蹤的,或者因突發性疾病造成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后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
9、在上、下班的規定時間和必經路線上,發生無本人責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責任的道路交通機動車事故的。
1
0、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職工因犯罪或違法、自殺或自殘、斗毆、酗酒、蓄意違章等情形造成負傷、致殘、死亡的,不應認定為工傷。
二、工傷申請如何進行
工傷事故發生后,企業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或者職業病確認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如果企業不按規定提出工傷報告,工傷受害人或者其家屬及工會組織代表工傷職工可以直接向勞動行政部門反映情況,由勞動行政部門調查核實后,責令企業提出工傷報告。工傷職工或者其家屬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或職業病確診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保險待遇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申請期限可以延長至30日。工傷職工或親屬沒有可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由本企業工會組織代表職工提出申請。
勞動行政部門接到企業的工傷報告或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申請后,應當進行調查取證,并在7日內作出是否認定為工傷的決定,特殊情況不得超過30日。認定工傷的資料主要有指定醫院或醫療機構的工傷診斷書、企業工傷報告等。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后,工傷職工在工傷醫療期間治愈或者傷情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時,或者醫療期滿仍不能工作的,可以向勞動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和護理依賴程度等級鑒定。勞動鑒定委員會應當按照國家制定的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對因工負傷或患職業病的職工傷殘后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和護理依賴程度進行等級鑒定。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