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違約責任規定
一、勞動合同違約責任形式是什么呢,有沒有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形式如果有約定的,按約定來承擔,例如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需要按約定支付給公司違約金;無約定的,可由違約方承擔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等責任。
二、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有哪些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承擔1、繼續履行。指合同義務沒有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約定的,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方按照合同約定繼續履行,直至達到合同目的。此種情況多適用于標的物是特定的必須履行的、不得替代履行的情況,比如委托加工特定的半成品、特種型號或規格的元器件。
2、采取補救措施。指履行債務的標的物品質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條件,在不需繼續履行而只需采取適當補救措施時,即可達到合同目的或守約方認為滿意的目的。比如交付的產品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3、違約金。指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約定的一方或各方違約時,違約方要支付給守約方一定數額的貨幣,以彌補守約方損失同時兼有懲罰違約行為作用的違約責任方式。承擔違約責任后,是否還要繼續履行或采取補救措施,可由合同各方協商確定。但是,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4、賠償金。指合同各方在合同中約定的,一方因違約給對方造成實際損害的,按實際損害數額給予賠償的責任承擔方式。當事人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當前,一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在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必須支付明顯過高的違約金,變相剝奪了勞動者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為防止此類侵權行為的發生,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在兩種情形下,用人單位可以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勞動合同規定違約金是為了約束當事人遵守合同條款,起到一個督促作用。那么,勞動合同違約金有上限嗎?是多少呢?
三、勞動合同中的違約責任是什么,勞動合同中的違約責任
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含義與特征依據我國現行勞動合同立法規定以及法學界對違約責任的通說,勞動合同當事人因過錯而違反勞動合同的約定,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勞動合同的義務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稱為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它具有下述特點:1、當事人實施了不履行勞動合同或不適當履行勞動合同的行為。即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條款去履行合同。諸如,用人單位未提供法定或合同約定的勞動條件;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勞動者未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嚴重違反用人單位內部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等行為,都會直接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2、當事人主觀上須有過錯。用人單位或勞動者在主觀上有過錯,包括故意與過失兩種心理狀態。無論當事人出于故意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勞動合同條款,還是出于過失的心理狀態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勞動合同條款,都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法學界多數學者認為采用的是過錯責任歸責原則。
3、責任承擔的傾斜性。綜觀各國的勞動立法,出于對弱勢方勞動者的保護,一般對用人單位承擔違約責任規定了較多的條款和較重的違約責任,而對勞動者一方承擔的違約責任規定較輕較少
四、勞動合同約定違約責任規定如何?
《勞動合同法》對違約金實行了限制性規定。1、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要求提前解除合同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除上述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